乐鱼网.com

机器人开启新浪潮Robotic 生产力正在崛起

文章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3-12-30 09:57:07

  2022年10月3日,伊隆·马斯克在特斯拉AI日上,正式亮相了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 Optimus 最新的原型机。为了舞台效果,原型机「冒险」第一次进行了不超过10秒、步履蹒跚的「无线行走」,随后就一直像武士盔甲一样安静地呆在架子上。

  没有什么比双足人形机器人的出现和普及,更能代表人类科技进入科幻般未来的步伐。但无论是波士顿动力的 Atlas,还是马斯克的「擎天柱」,其表现都说明,人形机器人要走的路,还远。

  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那些没那么炫酷的「兄弟」,例如工业机械臂、工业物流小车(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自动引导运输车);AMR(Automated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和清洁机器人,却随着自身进化和能力提升,逐渐走入人类的生产生活之中。

  根据 IT 桔子数据,2021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投资197起,金额超过881亿元。截至2022年9月底,机器人行业融资103起,虽然次数看似减少,但出现了更大的单笔过亿美元的投资。

  资本的青睐背后,是市场的认可。根据可靠数据,头部商用清洁机器人公司销量已经突破万台大关,营收达到10亿元级别。

  和几十年前只能靠坐标信息进行往复运动的机械臂相比,随着硬件和产业链的成熟,机器人从单纯的「生产工具」,逐渐「进入」到生产关系之中。

  如果说之前的商业,其底层代码是「人力」的话,更加智能的机器人的出现,则有可能成为新的「变量代码」,让商业规律的「重新编程」成为可能。

  投资者认为,机器人产业将迎来「长达50年的发展期」。正如当年互联网行业的爆发,诞生了众多风云人物和巨头企业,机器人产业的崛起,其中同样蕴含了无数机遇。

  距今5.41亿年前的寒武纪,产生了持续两千万年的「物种大爆发」,今天大多数「门」的动物的化石,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要想达到「物种大爆发」,一定要具有特定条件,例如温度、湿度、空气成分、地壳变化、海洋酸度等等因素,缺一不可。

  从这个角度来看,2019年左右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物种大爆发」,恰恰是因为产业链、人才和政策等条件的成熟,而自然发生的事件。

  时间推回到2015年,在火热的「双创」浪潮下,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呈现井喷,但是机器人行业却不温不火。当时,蓝驰创投合伙人曹巍,曾经仔仔细细地观察和走访多家中国机器人创业公司,最终才在两年后,投出在机器人行业的第一单。

  曹巍认为,当时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进化较慢;而移动和服务机器人,因产业链和场景不成熟,「仍不能线年前后,

  事实上,以 AGV 这种物流机器人为例,其类似产品在50年前就已经研发出来了。不过,那时的机器人虽能移动,但是为了规划路线,需要在地下挖一条磁性的轨道,来引导机器人移动。

  直到几年前,物流机器人虽然已经不用再在地下铺设磁性轨道了,但依旧需要标记点、二维码等外部设施,来让机器人了解其所处空间中的位置。

  而随着消费电子、移动支付和无人驾驶行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围绕这些产业相关的传感器,例如 3D 摄像头、低线激光雷达、芯片逐渐成熟,并且价格实现指数级下降,最终让机器人的「商业化爆发」成为可能。

  对于机器人来说,精确地感知周围的物体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机器人是在三维物理空间运行,

  移动类机器人目前大多采用 3D 摄像头+激光雷达设计,图中为麦岩智能的商用清洁机器人。|图片提供:麦岩智能

  。但是,在几年之前,使用结构光的 3D 摄像头依然很贵,比如微软 Xbox 游戏机的配件 Kinect 就贵达几千元,仅仅几年就彻底淡出市场。

  。当时,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为争夺线下支付市场,找到ISV(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独立软件开发商)公司大量铺设扫码支付设备,其中就有用于身份识别的 3D 摄像头。于是,3D 摄像头在国产厂商的争夺中价格大大下降。高仙机器人CTO秦宝星回忆,2016年行业中使用的都是英特尔的 3D 摄像头,价格昂贵。但几年之后,国产 3D 摄像头视场角和性能都有提升,价格则做到了英特尔的20%左右。

  而对于机器人来说,另一个重要感知元件——激光雷达的成熟和普及,则受惠于近十年无人驾驶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消费类电子设备(如扫地机器人行业)的爆发。

  以 Velodyne 为代表的激光雷达,自从2004年在 DARPA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举办的无人驾驶大赛中亮相后,在接下来近二十年时间中,成为无人驾驶行业的必备元件。

  但直到几年前,Velodyne 的激光雷达产品还需要数万元。随后,在国内激光雷达公司的崛起和激烈竞争下,可以用在移动机器人上的低线激光雷达,价格从之前的数万元,降低了两个数量级,来到百元范畴。

  。其中最典型的,是扫地机器人产业的成熟,使得激光雷达价格进一步下探。以国内激光雷达公司 EAI 为例,得益于其大客户云鲸智能拖地机器人的创新,EAI 得以迅速增加。2020年,EAI 激光雷达年产销量达到 100 万台的量级。

  销量起来后,EAI 再次推动了价格的下探,把激光雷达的价格拉低到百元,而激光雷达的降价又推动了家用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增长。在做家用扫地机激光雷达的同时,EAI 也向商用清洁方向拓展,推出的 YDLIDAR G 系列新产品,被多家商用扫地机器人客户采用。

  幸运的是,2014年开始的无人驾驶浪潮,不仅创造了国内无数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并且直接为机器人,尤其是移动机器人产业,输送了无数人才。

  例如,高仙CTO秦宝星、河森堡创始人伍兴云,之前都曾经是无人驾驶行业从业者。

  秦宝星2018年加入高仙,当时汽车无人驾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Uber 无人驾驶撞死行人,引发社会对无人驾驶技术安全的审视。Waymo 拿到商业无人驾驶打车服务执照,但运营的规模和范围缩水,商业化艰难。

  用他的话说,当时整个行业都处在泡沫中,大家没有想清楚怎么把无人驾驶技术落地。像秦宝星这样的从业者开始重新审视无人驾驶技术,找寻新的落地机会。

  。高速场景,对无人驾驶安全性的要求很高,也代表着对传感器的感知距离、精度、机器计算能力、避障算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技术尚不能够满足我们对它在某个场景中的最高期待,那就能试试改变最核心的难题——高速。

  清洁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甚至仓储搬运机器人,因为要与人类共处,势必不能以高速的状态行驶,而机器人自主移动,又需要无人驾驶的技术。

  作为行业的新兴力量,2022年初,伍兴云也带着无人驾驶的技术背景,把创业方向锁定在庭院场景里的无人驾驶。

  团队中的一些伙伴也和他一样来自另一家无人驾驶公司,他们当时主要的工作,就是研究 L3、L4 级别的自动驾驶,包括 Robotaxi 、Robobus,还有一些面向未来的场景。「这个方向更接地气一些」,他在谈到创业方向的选择时说。

  以外卖行业的劳动力缺口为例。据美团无人机云端数字化负责人透露,目前,美团已经雇佣了一线二线城市所有愿意送外卖的人,但每一年订单至少有5%-10%的增长,一天的订单都是好几千万,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每天都有几百万的劳动力缺口。

  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慢慢的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按照2021年6月30日人社部发布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会有超过4000万人退休,预计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将会减少3500万人。

  例如,保洁行业一直被认为是「老年人的行当」,秦宝星观察到,即使最近两年不好找工作,愿意做清洁工的人依旧很少。

  一个清洁工人标准的工作范式是:凌晨或者深夜,在大多数的一天开始之前或结束之后,在被分配的固定区域,重复着扫地、拖地、擦洗的工作。

  木牛机器人的创始人郭林给了清洁这种工作一个概括性的表述——没有人格属性的简单重复劳动。「其实在我们考虑机器人是否会抢走人的工作之前,一个更现实更紧迫的情况是,慢慢的变多像这样的工作,没有人愿意做了。」

  人社部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保洁员排名第五。

  人力不够的情况下,让机器人代替人来工作,成为了社会上的某种共识。而且相比于人存在不稳定因素,机器人在某些岗位上能做得更好,雇佣机器人对公司来说也能降低用工风险。

  比如在物流仓储环节,工人的工作可能是拆码垛或者搬运。这样的工作强度高、重复性强,如果由人来完成,一是会对人造成不可逆的劳动损伤,二是经历长时间劳动后,工作效率会下降。

  经过过去8年的发展,当产业链和人才等方面相继成熟时,机器人产业迎来了进化的新时代。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