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CAC2021 产业专题】工业机器人 精彩报告敬请期待!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02-27 19:41:28

  2021中国自动化大会将于10月22-24日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大会设置开幕式、主论坛、CAA60周年会庆活动、钱学森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 70余场Session、16场Workshop 、1场Tutorial、中国自动化与智能科学60周年成就展、CAA难忘之夜、闭幕式等多个环节,更多惊喜环节,等您现场揭秘~

  交叉科学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使科学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论坛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前沿交叉领域的重大原创突破,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聚焦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前沿交叉技术与未来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培养。

  赵杰,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主要是做极端环境服役机器人、机器人化机电一体装备等领域的科研工作。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24项,总经费1.1亿元。发表论文480余篇,SCI、EI 收录310余篇;发表文章被他引1700余次;出版著作1部。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奖1项,航天部二等奖3项。

  大型复杂构件在航空航天、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存在广泛的应用,一定要通过先进的光整加工技术实现高精度、高表面上的质量制造,以形位精度与表面上的质量控制为目标的高品质制造是大型复杂构件加工制造的“痛点”难题。作为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制造领域的机器人已从最初的操作型机器人发展到智能型机器人,未来将向共融机器人方向发展,实现机器人化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以机器人或机器人化装备作为制造执行体,利用机器人灵巧、顺应和共融等优势,并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融入人类智慧和知识经验,形成“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大闭环的智能制造系统。通过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无处不在的传感、无处不在的智能,实现无处不在的制造,为大型复杂构件的高效高品质制造提供变革性制造模式。本报告将结合本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科研经历,与大家一起分享机器人在制造领域,尤其是在大型复杂构件高品质制作的完整过程中面临的科技挑战以及研究体会和进展。

  陶波,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毕业,2009年7月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2009年11月晋升为副教授、201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访问学者研究。长期从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技术探讨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应邀参与撰写英文专著2本。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融机器人重大研究计划集成创新项目、重点基金、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现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常总干事、中国自动化学会共融机器人专委会秘书长。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2)、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4)、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6)各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曾入选教育部首批青年长江学者、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主要研究方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技术。

  机器人激光智能焊接技术代表焊接制造的发展趋势。目前,在高精度焊接机器人方面德国、日本等占有绝对领导地位,其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5mm;在大型激光焊接系统集成方面,瑞典ESAB、欧洲等方面实力相对来说比较强,已应用于空客A380以及国防等领域。近十年来,国内许多科研院所针对高精度工业机器人与高端智能激光焊接装备也开展了大量相关研究工作,但依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比较大差距。本报告介绍了从科学层面建立了高精度机器人机电系统优化设计的科学准则,以及在国产焊接机器人定位精度、多机器人多轴协调控制、大型、高速、精密多机器人协作激光智能焊接系统集成、以及复杂构件激光焊接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介绍了高精度激光焊接机器人在大飞机铝合金机身壁板、航天高超飞行器钛合金舵翼等航空航天领域典型产品的应用示范。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机器人学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工信部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专家组组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学会工业机器人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宇航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专项和国家863计划机器人项目的研发工作,目前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专项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2015被评为中国科学人年度人物,2016被授予黑龙江首届十大“龙江工匠”称号,2017获得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多年从事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技术探讨研究及产业化工作,已有十多种机器人产品产业化。

  协作机器人作为一种能够与人协同完成作业任务的新一代机器人,已大范围的应用于3C、汽车等工业制造业和餐饮、新零售、健康理疗等非工业领域。本报告提出新一代智能协作机器人概念,指出“手”、“脚”、“眼”有效协同是协作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新一代智能协作机器人的技术体系,以及与AI结合的新的技术发展方向。

  魏洪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门头沟区政协常委,入选北京市“高聚工程”。担任全国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机器人模块化标准工作组组长,协作机器人标准工组组长。主要是做机器人模块化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机电控制研究,研究成果“高精度模块化人机协作机器人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在国际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80余篇。完成专著2部,主编本科生/研究生教材2部。

  混联机器人兼具串/并联机器人在工作空间、速度、精度和刚度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便于制成即插即用模块,搭建出形式多样的机器人作业单元或柔性制造系统,很适合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船舶、建筑等领域完成大型复杂构件的现场加工、装配、切割、焊接作业。本报告简要回顾了混联机器人的研究背景与需求、国内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技术挑战,重点介绍天津大学在混联机器人设计控制、综合性能保障技术及工程应用等方面主要研究进展。

  刘海涛,天津大学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洪堡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工业机器人与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3项、中国发明专利3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各1项;曾获201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3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12年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首届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铜奖。

  第一部分回顾新松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介绍新松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医疗与服务机器人技术创新进展;第三部分介绍公司开放式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创新合作需求。

  杜振军,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执行总监、中央研究院院长,负责公司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开发、新业务孵化、校企合作与研究生培养等。兼任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科技部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

  本报告将围绕工业机器人高速、高精、高可靠和安全的特性要求,分析工业机器人整机到关键零部件的性能指标对应关系,拆解出对关键零部件的需求。研究安全开放控制器关键技术,实现控制器功能和信息安全。研究电机多场融合轻量化设计技术和优化集甄选方法,研究柔性变惯量等伺服关键技术,研究减速机振动噪声抑制机理、疲劳失效机理,开展机器人整机集成,进行整机可靠性验证,实现基于市场需求到工业机器人、到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正向设计技术发展思路。

  肖永强,博士、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发总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副主任。先后获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特支人才计划”人才。取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发表SCI、EI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6项。长期从事工业机器人建模与控制技术、视觉及辨识技术、机器人应用工艺及机器人智能化的研究工作。

  多个Session信息发布,一网打尽精彩内容 【Tutorial】第四届认知计算与混合智能学术大会重磅嘉宾 Workshop合集,更精彩,未完待续

  中国自动化学会获评世界一流科技社团评价五星级社团【CAC2021】特邀嘉宾倾力助阵,精彩不容错过科学技术创新 自立自强 CAA YeS青年菁英系列活动等你来!

  2021“CAA云讲座”报告人火热征集中!华诞一甲子 九州同欢庆 CAA YeS·走进企业系列活动 征集开启

上一篇:自动化革命 下一篇:【48812】焦点新闻-焦点新闻-809-电子工程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