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进厂卷未来机器人成劳动大军最快一年就能回本!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5-04-23 22:56:28
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5-04-23 22:56:28
年轻人找不到中意的工作,工厂老板招不到合适的工人,这就是眼下错位的尴尬。或许花十几万买一台工业
春节以后,年轻人加入了找工作的大军。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最集中的地区,中小企业老板也在发愁怎么样找到更多的工人。
原来的工人年龄一天天变大,90后和00后,对进厂完全不感兴趣,因此这两年的就业市场,工作难找和用工荒并存。
现在的长三角地区企业老板招工的薪资水平如何呢?一位工人月薪起步七八千元,这是媒体近期调查的数字。当然,不同的企业薪资水平肯定存在差异。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工资水平相比过去确实提高了不少。让众多老板感到无奈的恰恰也是这一点,工资涨了,但是来应聘的工人却一年比一年少。
过去4年多的时间,用工荒一直笼罩在大量中小企业的头上。为了应对这种尴尬的局面,一些老板开始尝试使用工业机器人。
国内的工业机器人,此前已经被大规模应用在较大类型的企业和大的流水线生产上,中小企业使用这种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设备的还较少。
眼下开始使用,一方面是由于工业机器人产品越来越成熟,另一方面是由于用工荒的倒逼。对一个企业来说,购买一个工业机器人的价格可能要十几万元,企业使用一年就能收回成本。
相比于人工,工业机器人不吃不喝几乎能24小时工作,效率肯定是人工所不能及的。那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主现在才开始拥抱工业机器人?
主要还是由于技术类型的限制,有些工种工业机器人还不一定会做,也不一定可以比人工做的好。比如服装生产行业,企业还是倾向于使用人工,可现在招人越来越难。
在广东中山的沙溪镇,分布着几千家服装厂,这些从事服装生产行业的老板年年都会为招工发愁。
往往到春节临近时节,老板就会叮嘱厂里的员工明年一定要回来。不过,即便叮嘱甚至是哀求,过年之后还是会有一部分员工选择离开。
于是,为了拉近员工和企业的关系,过年的时候老板还会给所有员工发春节红包。现在的局面就是,过去是老板随便炒员工的鱿鱼,而现在员工反过来炒老板的鱿鱼。
招工难的局面至少从2021年前后就开始了,最近几年更是越来越难找,即使企业主想尽一切办法,也不见得能够维持住工厂员工的规模。
为了方便招人,这里的每个老板都会组建各种各样的招工群,有些服装厂老板的招工群居然组建了十几个,不知道的还以为他的厂子很大,需要的员工数量很多。
可这些老板无奈的说,有些厂子可能也就只需要二三十人,即便从十几个群里招工,多数时候也不见得能够招满,还得随时随地防备员工离职的情况。
沙溪镇企业主面临的情况,是整个珠三角地区中小企业用工荒的一个缩影,随时随地都在招工的路上,现在慢慢的变成了了常态。
企业要保障正常运作,需要更加多的员工来填充,老板也不敢再像过去那样设置各种各样的限制了,尤其是不再敢设置年龄界限。
十几年前,企业主设置年龄限制,还在于当时容易招人,所以老板可以挑挑拣拣,选择有经验的或者是年轻人进厂。
现在的局面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由于用工缺口实在大,每个老板大多数都不敢再设置什么年龄限制了。
在沙溪镇的一家服装厂里,总共有30多名员工,这些员工的平均岁数都在40岁以上,有些人甚至超过了50岁。
服装厂老板也坦言,他和其中的很多员工认识已经有20多年了,可这么多年过去,基本上再没有年轻人进厂来工作,所以只能维持和老员工的关系。他们的年纪也在一点点变大,有些员工工作都需要戴老花镜了。
局面对老板来说不容乐观,除了服装厂,传统的印花行业几乎更是招不到人,尤其是年轻人。同样是在沙溪镇开厂的一位老板,他经营的就是一家印花厂,厂里边大多数都是年纪大的员工。
老板坦言,就没有招到过90后或者是00后,年轻人不做这个也做不了这个。活很脏,而且他们还觉得累。
按照一些服装厂老板的说法,为了可以招到人,只能逐步的提升工人的月薪,即使如此,工人的效率却比以前还下降了。
在过去,有些工人一天可以做1000件的工作量,现在大部分工人只能做500件左右,甚至有的还做不满500件。对公司和老板来说,效率在下降,用工成本却在持续上涨。
没有年轻人充实队伍,老板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亲自举着广告牌到劳务市场招人,即使招到了人,多数时候也留不住。
有的年轻人过来干两天,觉得没有意思,就会选择离开,甚至有些年轻人连工资不要,就直接跑路了。
记者此前在走访调查的时候发现,一家服装厂里有一个唯一的00后工人,上班时间别人都在干活,他还要玩一会儿手机。
这位00后也坦言,自己不会一直在服装厂待下去,等过一段时间就去学技术,他想学的是开推土机,他觉得技术活容易找工作,也不像现在这么辛苦。
平心而论,这位00后的老板也很理解他的选择,因为老板自己也有孩子,哪怕是自己家里的工厂,老板的子女平时也很少来帮忙,要是让他们去车间做点活儿,躲的比什么都快。
这就是现在就业市场整体的环境和趋势,不光是在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的其他省市,类似于服装厂这种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的难度越来越大。
对这些企业来说,要想生存就得转型,第一种办法是购买自动化的设备,也就是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能够保证企业的继续运转。
第二种办法是缩减规模,将原来的工厂模式变成作坊型模式,生产一些更高端的产品,满足小型市场以及定制市场的需求。
不管采用哪种办法,在转型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大批的企业死去,这就是目前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服装厂作为制造业,和其他制造业行业一样,近年来都面临熟练工人和技能人才的紧缺乃至流失。
2022年国家发布的一项蓝领用工调研报告也显示,年轻人不愿从事蓝领工作是造成用工荒的主要原因。
此外,统计部门针对9万多家规模以上的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44%的企业反映招工难是他们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现在这个比例还在上升。
不愿意进厂的年轻人,他们都去了哪里呢?有的成了快递员,有的在送外卖,还有的在做销售等这类工作。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做自由度大的服务类工作,广东省的统计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2021年的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广东省第二产业也就是制造业的就业比重下降了4.5%,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上升了6.7%。
像传统制造业领域的电子厂,都属于流水线工作单调乏味,而且管理严格,多数年轻人都受不了约束,更愿意选择到自由的地方工作。
客观上来说,社会总实力发展水平越高,人们对工作的期望值也就越高,选择面也在增加且多元化。因此,对年轻人来说,只要还有选择的空间,多数人都会尽量去选第三产业。
这是一种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样也会倒逼传统的制造业开始转型,以及提升薪资待遇。
眼下,大量的工厂开始使用工业机器人,这可以尽可能的代替人工。不过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工业机器人还未达到完全普及的局面。
要保证企业正常运作,接下来的老板和企业主就应该采取更多的应对措施。根据此前的调查发现,七成左右的公司开始扩大和拓宽了招聘渠道,五成左右的企业则提升了薪资和福利待遇。
至于是机器人的效率高,还是人工的综合性能好价格低,现在还不可以发现更清晰的对比,因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还在上升阶段。
未来,如果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全都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机器人的效率以及性价比才能够清晰地显现出来。
以往人们总是说发达国家蓝领阶层的薪资水平高,其背后的缘由是因为社会发展到某些特定的程度后,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第二产业的相关工作,这才倒逼得企业主不得不提高待遇。
现在,我国也逐渐发展到了此阶段,未来10~20年的时间里,传统制造业还将面临更多类似的局面。对大量的企业主来说,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至于是提高工资吸引工人,还是投入更多成本使用工业机器人,不同产业的老板也会有各自的考量。对整个社会来说,新的机会尤其是多元化的选择面也在增加。
参考资料:《年轻人不愿进厂,工厂转型买工业机器人》 第一财经 2025年3月24日《多地出现招工难,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走进工厂?》 央视新闻 2021年5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