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鱼网.com

让世界上没有危险的工作特种机器人加速落地

文章来源:乐鱼网.com 发布时间:2024-02-03 12:54:07

  无论是高空户外还是深海水下,或者火灾、地震现场,危险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工作人员面临巨大威胁。而正在兴起的特种机器人,有望代替人类,在危险现场完成任务。

  特种机器人,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根据我们国家2020年发布的最新机器人分类标准,机器人包括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

  按应用范围,特种机器人可分为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应急救援机器人、民用机器人。其中,民用机器人常见的有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康复辅助机器人和电力机器人等。

  中国特种机器人市场呈持续增长趋势,增速略高于20%。中国市场规模在过去的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别达到44.2亿元、54.7亿元、65亿元,年增速分别在21.0%、23.8%、18.8%。

  在整体机器人市场中,相比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占比相比来说较低,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占比分别为7.3%、8.5%、9.0%。随着应用逐渐成熟,特种机器人所占份额略有提升。

  在产业链方面,特种机器人跟其他两类机器人类似,包括上游、中游、下游厂商。上游厂商除了共性的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还有特种机器人所需要的特定材料,比如传统的铝合金,以及碳纤维等新型材料。上游厂商相对集中,在产业链拥有更高的话语权和利润。中游是机器人本体厂商,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于各种各样细分极端的环境,设备在不同场景下的可迁移度低,不容易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本体厂商也相对分散。下游厂商是各种代理商、合作商、以及第三方服务商,他们往往形成机器人销售的渠道,厂商更集中,利润较高。

  国家政策对机器人行业有重要推动作用,工信部、国务院不断推出有关政策,鼓励自有智能制造业发展,实现高端制造业产品的国产替代。根据国务院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中国将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经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各地政府纷纷推出有关政策,推进机器人等智能制造产业在当地落地。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全方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制造业水平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5万元/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公司研发投入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7%以上,安全可控的智能技术产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显著地增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层次地融合,规模以上工业公司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5。

  上海市今年发布《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发挥上海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势,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全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

  江苏省在《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实施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分领域组织高端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核心软件、数字技术融合等领域攻关计划,力争在若干领域取得突破、补齐一批技术短板。计划到2025年,每年组织实施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50项左右。

  特种机器人行业在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随机器人行业整体技术逐渐成熟,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领先企业,开始发力特种机器人,进行细分场景机器人的研发,针对性研发可处理极端情况的技术和软硬件系统。

  特种机器人领域的上市公司,一般是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巨头。专注特种机器人的企业一般成立时间相对更晚,营收集中于具体场景,天花板相对更低,目前还没有上市公司类企业。

  新松机器人生产的特种机器人主要有:应用于狭窄拥挤的空间和恶劣环境的蛇形臂机器人、应用于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堤坝清污机器人、用于重载搬运码垛等的重载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以及重载直角坐标机器人、特种野外巡察机器人等。

  中信重工生产的特种机器人以履带式、轮式、轨道式机器人为主,覆盖防爆、消防、排烟、排爆、灭火、侦察、安防、矿用、巡检等场景,此外也有水下机器人、液压重载机器手等。

  亿嘉和的机器人产品一般适用于电力行业和消防行业。其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基于高精度伺服操作平台,高扭矩多自由度操作平台,支持其机器人在电力、轨道等行业完成室内、室外的操作。

  在一级市场,特种机器人领域热度高,受投资机构青睐。根据企名片Pro,2014年到2021年10月,特种机器人领域共有258起投资事件。中国特种机器人领域投资热度在2018年达到峰值,后受整体投资环境影响略有回落,整体热度保持稳定。

  从投资阶段看,早期项目融资事件在整体中所占比例高,资本看重赛道,在优质项目早期已经布局。在中国特种机器人领域,从种子轮到A轮的投资事件占总量的72.31%。

  在这个赛道,深创投、中关村发展启航产业投资基金、启迪之星创投等机构相当活跃,分别有7、5、5起投资事件。他们往往在投资一个项目后,也在其后续融资中继续支持,因此投资的项目数少于投资事件数。

  企名片Pro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11月7日,特种机器人领域2021年已经有39起融资事件,覆盖水下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爬壁机器人等。

  在各个行业、各个场景的特种机器人中,基于技术专利、融资情况、产品落地、团队情况,我们着重关注深之蓝、史河科技、博雅工道、极目机器人等。

  深之蓝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水下智能装备自主研发、生产、销售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公司以“探索水下新世界,为人类水下资源开发保驾护航”为使命,提供缆控潜水器(ROV)、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水下滑翔机(AUG)、COPEX浮标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产品在海洋资源调查、海洋测绘、水下安防、水利水电、交通运输、救助打捞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多种潜航器的总体设计与制造技术、各类水下器具的设计和制造技术、潜航器航行姿态控制和无人驾驶技术、全海深的动/静密封技术、高功率高密度电源技术、多介质通讯技术、高精度组合导航技术、螺旋桨设计和流体仿真分析技术、高性能电机设计技术、水下AI和图像处理技术。

  团队有深厚的研发技术背景,深之蓝创始人、CEO魏建仓,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导航专业,曾就职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仪器厂,从事医学实验设备的研发工作。总工程师王书军有十余年电子行业首席技术官从业经历,极富创新精神,带领团队成功研发了深之蓝最受瞩目的“白鲨”系列产品。

  史河科技专注于智能特种机器人自主研发,是国内第一家实现高空作业机器人产业化的公司。公司通过对船舶、化工、电力、能源等行业的深入探索,产品已实现在检测、探伤、清洗、除锈、喷涂、打磨等场景的成功应用。

  船舶领域:针对船舶清洗、除锈、喷涂等作业需求,提供摆臂式除锈机器人、回收盘式除锈机器人、多喷头船舶喷涂机器人。

  火电领域:针对火电锅炉水冷壁检测、探伤、修复等作业需求,提供火电锅炉检测机器人、火电锅炉修复机器人。

  化工领域:针对化工罐体除锈、打磨、喷涂等作业需求,提供化工罐体打磨机器人、化工罐体喷涂机器人。

  桥隧领域:针对桥梁、隧道的检测、探伤等需求,提供桥梁检验测试机器人、隧道检测机器人等。

  交通领域:针对高铁铁轨检测、高铁站立柱清洗等作业需求,提供铁轨检测机器人、立柱清洁机器人。

  特殊作业场景:史河科技可按照每个用户需求,进行非标定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与积累,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成员具有清华、北航、人大等学习科研背景及世界500强的工作经历,拥有以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为核心的科学家顾问团队。

  史河科技创始人、CEO许华旸从事机器人研究10年以上,是高空特种作业机器人国内的开拓者。2015年,许华旸在清华读书期间,创办史河科技,他拥有多项自主发明专利,发表机器人领域顶级论文6篇。史河科技CTO王志超拥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系硕士、博士学位,有10年自动化及物联网领域的工作经验。史河科技COO姜雨拥有北方交通大学运输经济学学士学位、北京交通大学MBA学位、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有20年市场运营与销售管理经验。

  博雅工道成立于2015年,总部在北京亦庄,是一家技术领先,集研发、生产、销售与工程项目施工为一体的水下智能装备领军企业。

  博雅工道先后攻克了水下仿生、运动控制、水下通讯、水下协同等多项关键性技术。公司自主研发了多款国产化的水下机器人设备及关键零配件,拥有以水下机器人、水下无人艇、海洋装备、水中个人运动装备为代表的二十多项产品,主要使用在于水下能源、消防救援、海洋测绘、教育科研、消费娱乐等场景,同时可为环境保护、海洋工程、能源勘探、水域运输等方向提供行业解决方案,现与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航天集团、兵器集团、中电科集团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博雅工道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梯队,主创人员来自北京大学、牛津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创始人、CEO熊明磊获得北京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是原北京大学机器人协会会长。首席科学家谢广明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主席,多项国家水下机器人项目主持者,拥有多年水中机器人开发经验,负责技术把关及技术投入风险评估。

  极目机器人总部在苏州,成立于2016年,以双目视觉感知和AI自主控制为核心技术,研发和制造适用于户外复杂环境的智能机器人。年内极目机器人已经获得两轮融资,分别是数亿人民币的C轮融资,由Temasek淡马锡、中信农业、食芯资本领投,已经此后一轮未披露金额的融资,由清泉投资、巴斯夫创投、极目成长投资。

  公司开发和拓展了应用于多个领域和场景的智能机器设备和软件,涉及农业、电力、艺术品鉴定、医疗和轨道交通等。其中农业场景的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突破了丘陵山地、农林经作复杂地形和环境下无机可用的行业痛点。

  极目机器人的核心优势是AI算法,公司研发团队由世界著名自动控制专家领衔,目前拥有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PCT17项,双目视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解决了双目视觉在户外复杂环境下、实际应用过程中的鬼影、阳光干扰/炫光、高速运算、实时校准等世界级的共性难题。

  [2] 亿嘉和:加大研发,迈向特种服务机器人龙头,华泰证券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